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长线游市场快速升温;1月8日最新调整的相关政策也再度激活了旅企出入境旅游业务布局热情。迈入2023年,新形势下的旅游行业信心正加速提振。业内人士预计,伴随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行业显著复苏或体现在二季度。
出入境旅游有序恢复
(相关资料图)
旅企加紧布局业务产品
1月8日,在国家“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背景下,出境游市场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当日,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等政策正式生效;上海、广州等地机场迎来了政策调整后的首批海外航班;部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游客也赴东南亚相关国家开启新年旅行。得益于出入境政策的优化调整,目前出境游需求正在迅速恢复。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月8日出行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峰值。其中,入境航班订单量占比48%,出境航班订单量占比52%。当日通过平台预订机票的中国出境游客,飞往了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飞猪平台数据也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的出境游预订量环比上周增长近1倍,平均消费金额同比去年提升42%。
记者从众信旅游处了解到,目前公司方面也已经筹备了法国、荷兰、马尔代夫等目的地产品。“从众信旅游官网及呼叫中心电话呼入情况来看,游客对于哪些目的地已经开放了,哪些国家签证办理起来比较方便,有哪些旅游产品可以报名等最为关注。我们产品部门已经与境外资源方第一时间建立联系,匹配适合中国游客出游的新需求。”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我们也将随时关注签证、航班、市场、政策的变化,适时得调整目的地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中青旅相关人员介绍说,公司已布局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出游线路,统筹全球超过100个目的地产品储备,开启了一系列多元化主题产品。“相关入境政策‘放开’,出入境旅游将实现正常化运营,以中青旅为代表的企业,在疫情前出入境旅游占旅行社业务的85%以上,将实质性受益。”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表示。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也表示,从机票搜索、出游意愿等先行指标来看,港澳地区、日本、泰国等周边市场可能是先行复苏的目的地,然后是西亚和欧洲等中远程市场。
机票酒店“量价齐升”
长线游增多
“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此次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人口流动显著释放消费潜力,跨年经济带动全国旅游迅速升温。”携程方面介绍。截至1月5日,携程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相较元旦假期的回暖现象,春节旅游“量价齐飞”的升温势头更加汹涌。从1月1日至5日,春节产品的预订量,以日均环比增长30%的速度上涨。其中,长线旅游订单占比达七成,长线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72%。
来自同程旅行数据也显示,1月1日至8日,春节出行的国内长线度假游产品咨询量同比上涨近20倍。西双版纳、长白山、三亚、厦门等冬季热门的长线游目的地搜索热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0%。关注这些目的地的用户以异地游客为主。如近一周内搜索长白山的用户中,省外游客占比90.3%,其中广东省游客占比最高,为13%,江苏、河北、上海等省市用户占比排名靠前,吉林省内游客占比仅为9.7%。在搜索西双版纳的用户中,云南本省用户仅占12%。同程研究院分析认为,年初至今部分目的地的市场恢复超过预期,显示了国内游客的出游信心快速修复。也为2023年的旅游市场复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场的快速回暖,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出行信心逐步恢复,长线游需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则是今年春节假期较早,春运客流高峰提前,出行需求叠加所致。
二季度市场景气度有望显著复苏
“考虑到旅游需求完全释放或有滞后性,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短期仍承压,行业复苏或出现在二季度。”中金公司预计,出行需求有望在二季度的“五一”小长假重新释放,特别是前期被压制的长途游。此外,入境隔离、熔断、护照签发等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跨境游复苏。从量价恢复来看,或许也会出现因需求激增导致的价格恢复快于量的恢复。
戴斌在《终结与重构——2022年旅游经济回顾与2023年展望》中指出,有理由将2023年旅游经济预期由“谨慎乐观”上调为“乐观”,全年将呈现“稳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态势,季度增速有望环比走高。第二季度旅游市场将进入预期转强和供给优化的新通道,暑期则有望迎来全面复苏,避暑旅游很可能接近甚至达到疫情前同期水平。预计2023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疫情前的70%至75%,入出境旅游人次有望恢复到疫前的三到四成。
随着政策效应从需求向供给的传导,越来越多的旅游运营商和投资机构增强复苏信心,开始做人员召回、产品研发和供应链重组等全面复业的准备。“旅行作为一个长链条产业,出行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节点,消费者在对出行非常期待的情况下,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消费者不满意的程度会非常高。”携程集团副总裁孙天旭表示,作为旅游从业者,也要充分做好承接消费者带着高涨情绪恢复旅行的准备。(记者 韦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