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资料图


(资料图)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亏损超出市场预期,美股开盘一度跌超8%。

8月18日,小鹏汽车(NYSE:XPEV;09868.HK)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营收为50.6亿元,同比下滑31.9%,环比上升25.5%;净亏损为28亿元,同比增加3.8%,环比增加20%,超过了市场预期的净亏损21.71元。

在毛利率方面,2023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为-8.6%,而2022年同期为9.1%,2023年第一季度为-2.5%。

小鹏汽车主要财务数据,来自官网

小鹏汽车方面表示,汽车利润率的下滑原因主要是G3i相关的库存减记和库存购买承诺亏损,对2023年第二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产生了4.5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此外,促销活动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等也影响了毛利率。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小鹏汽车方面预计第三季度交付车辆数量为3.9万辆至4.1万辆。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月交付2万的目标。

是否参与降价?高管称追求恢复增长和规模

随着特斯拉的加入,近日,车市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是新能源车企降价。有分析师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问小鹏汽车管理层如何看待车市降价,以及是否会跟进降价。

小鹏汽车方面高管并未直接回复提问,但没有对降价促销表示出否认态度。有高管表示,友商对价格的调整没有影响小鹏销量,总体而言,可以保持很好的市场位置。因为在G6定价时,已经预料到了价格压力,目前没有看到不利因素。

多位高管强调说,小鹏目前的策略是确保公司尽快恢复增长和规模。

从汽车交付数据来看,小鹏汽车正在回暖。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32万辆,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仍处劣势,但比第一季度的1.82万辆增长了27.3%。

7月中旬,被外界称作小鹏汽车“救命稻草”的小鹏G6车型交付,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其7月销量为3900辆。得益于G6、P7i等新车型销量提升,7月小鹏交付数据已回暖至1.1万辆,为今年以来最高。

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9月G6车型的交付量将会显著提升,带动公司月交付突破1.5万辆。第四季度,要冲击G6单月交付过万的目标。随着G6的爬坡,以及车型更丰富,将在四季度冲击公司月交付2万的目标。

不过,G6车型的交付并非顺风顺水。

有分析师提到,由于零部件供应问题,目前G6交付遇阻,这也影响了G6后续新订单的获取。

针对零部件供应问题,何小鹏表示,G6订单表现很强势,主要的挑战是G6 Max版本的零部件准备不够充分,目前公司正在为此努力。他还透露G6上市首月,Max车型订单占比超过了70%以上。

随着G6等产品带来的销量增长,小鹏毛利率有望恢复,管理层表示,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小鹏可以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的整体转正;今年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转正;2024年,预计公司整体成本将降低25%,毛利率有显著的提升。

何小鹏将亲自新建智能化规划和运营团队

有意思的事,大众汽车也是小鹏汽车财报电话会上的一个热词。

7月26日,小鹏和大众宣布合作,双方签署了长期合作技术框架协议,合作初期,双方将联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两款B级纯电动汽车。该两款车型将基于小鹏G9车型平台,并搭载小鹏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系统,预计在2026年开始量产。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向小鹏汽车投资约7亿美元,将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集团将获得一个小鹏汽车董事会的观察员席位。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获取到的会议纪要显示,小鹏汽车向投资人介绍,本次合作中,小鹏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大众提供工程设计能力和供应链,双方共享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具体来说,小鹏方面表示,与大众合作收取的不是“技术授权费”,而是“技术服务费”。

谈及小鹏汽车的智能化,何小鹏本人也多次提及小鹏汽车与大众的合作,他表示,“相信小鹏会和大众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在下一代电动车的平台、软件、技术、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建立更强有力的战略系统,共享规模效应。”

不过针对分析师所询问的小鹏是否与其他海外车企有合作,管理层并未给出明确回复,表示将秉持开放心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将会成为历史,AI定义汽车的时代刚刚开始。下一步我将建立小鹏整个公司级的智能化研发规划和运营的团队,我会亲自带领大智能团队统一来规划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整个电子架构以及多个智能创新技术的演进。”何小鹏认为,人机共驾和AI代驾会重构用户开车的习惯,并表示将在10月24日的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公布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研发路线图。

据介绍,2023年底,小鹏汽车将在约50个城市开放不依赖高精地图技术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何小鹏给出了一个亮眼的数据,到2024年,XNGP成本有望下降50%。

“两年前我曾经提过一个观点,因为成本原因,没有车企能够在15万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随着我们死磕技术创新跟全流程降本,当前我的观点改变了,因为我已经明确看到了清晰可实现的路径跟时间表。这让我们很有信心,在最主流的15万级别也有能力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这会极大地推动智能化全面普及。”何小鹏说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