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任务书》5日公布。任务书披露,由3位院士牵头已分别开展了4项课题研究,项目将就面向美丽中国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与路径开展研究并提出建议。
这3位院士分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
(资料图)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今天主办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上,吴丰昌介绍,4项课题包括“双碳”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与新动态研究;美丽中国背景下的城市治理进程与趋势研究;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新范式和典型案例研究;新时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路线图与实施路径研究。
根据任务书,吴丰昌院士为项目第一负责人。项目类型为学部重大项目,起止时间为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是我国最早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管理制度,切实管用。”吴丰昌说,随着时代变化及美丽中国目标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定量优化与时俱进完善这些好的制度,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
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具体呈现。“人口、经济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关系美丽中国的实现进程。”吴丰昌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50%的人口、60%的经济总量、0.6%的国土面积。21个超特大城市占全国20%人口、30%的经济总量和0.2%的国土面积。十八大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历史性下降到29微克/立方米,重点城市平均浓度下降57%、重污染天数下降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多地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探索出不少经验,形成不少成功案例。
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具体呈现。摄影/章轲
上述院士们同时表示,当前部分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相比,同国际同等发展水平城市相比,同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大城市病”突出问题仍未有效破解。城市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矛盾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城市生命周期管理还不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还不高。
吴丰昌举例说,目前城市建设运营中的绿色化、低碳化还未常态化,恶臭异味、噪声扰民、餐饮油烟、震动、光污染等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与城市系统存在割裂,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体系的智慧化、精细化不足。
“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部分超大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较高。交通结构方面,机动车保有量大,对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贡献占比持续上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吴丰昌说。
院士们调研发现,我国一些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存在差距。城市生物多样性治理政策等级较低,多以工作文件、规范性文件为主,高层级的法规较少,且多为建设建设主管部门单一发布,以引导性、强制性政策为主,鼓励性政策文本非常欠缺。下级部门的政策文件多为对上级部门文件的机械延续,缺少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措施。
上述院士们初步建议,系统谋划新时期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目标、方向和任务,精准聚焦“双碳”目标,加强实现城市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提高城市能源效率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城市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标准,降低城市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加快补齐基础建设短板,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和城市生态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
“应增强地方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年会上,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建议综合运用市场手段、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推进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建立更加完善的美丽中国指标体系,协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环境质量与健康、生态保护与修复三个重要维度的建设。相关部门要识别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益型”发展的典型模式和实践样板,为地方实现气候与自然协同治理提供指导。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也建议,建立城市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技术标准、自动核算平台和统计报表制度,探索与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