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端午节由来已久,在数千年的传承延续,形成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线、戴香囊等众多习俗,发展成为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饮食文化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在端午节众多的习俗中,吃粽子是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关于粽子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其最早史料记载见于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可是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实物粽子在哪吗?答案就是南陵县,距今已900余年。

2014年6月,弋江镇铁拐村土地平整中,意外发现了沉睡千年的本地望族徐氏家族墓地,考古发掘出土的种类繁多、价值极高的文物中,两个粽子实物格外引人瞩目,其中一个粽叶脱落、一个基本完好。看外形与今日粽子无异,粽叶包裹、麻线捆扎。根据出土铜钱及旌幡文字,经考古专家推断铁拐这个墓葬时间不晚于政和三年即公元1113年,距今900余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实物粽子。

为保证南陵县铁拐宋墓考古发掘报告的权威性和完整性,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主任杨玉璋教授带领工作团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对2014年弋江镇铁拐北宋墓葬中发掘出土的两只粽子实物进行了检测,对残破粽子的内容物、粽叶和粽绳进行了取样,对完整粽子进行了CT扫描。详细检测报告将于近期发表,届时中国最古老的实物粽子将揭开神秘面纱。

南陵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生态优美,物产丰富,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即公元525年始置南陵县至今已近1500年,并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美称。

南陵县出土的这两枚古老的粽子,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和载体,彰显着厚重灿烂的中华文明,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牛中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