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日薪2000元,月薪6万元到6.5万元不等。工作内容包括记录各时段异常情况并总结、标记重点危险地区、记录身体有没有异常状况等。”
【资料图】
近日,网传浙江杭州一公司开设岗位招聘“凶宅试睡员”,丰厚的报酬与轻松的“躺赚”工作内容引来不少关注。然而,这背后却是一场骗局。当地相关部门随后回应称,经调查,该内容为公司员工凭空捏造,系虚假内容。有关部门将对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作出处理。
记者调查发现,像“凶宅试睡员”这样的招聘陷阱还有很多。随着“金三银四”求职黄金季即将到来,不少求职者都在精心准备,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以“高收入、高回报、免费培训”为诱饵,骗取“服装费”“体检费”“中介费”,诱骗求职者“高息网贷”支付上述费用,甚至还以创业项目为名,引诱、强迫求职者参与传销、刷单、洗钱等非法活动。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精心布置连环骗局
无独有偶,云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昆明市分中心)于近日曝光一起“凶宅试睡员”诈骗案例。
云南昆明的彭岩在手机上刷到一个招聘“凶宅试睡员”的视频,看到优厚的报酬后,他心动了,通过视频中的联系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在正式入住前要先听课培训,了解整个流程并试岗。随后对方让他交部分押金当作学费,彭岩于是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3457元,但这笔钱打过去后对方便没有了音讯,他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类似的招聘骗局不是个例。
“某酒店诚招业务员,年龄18岁到40岁,月薪1万元……”今年1月,江西南昌居民胡迪在社交群中看到这条招聘信息后,打电话咨询,对方热情地向她介绍了相关内容,并约定面试时间地点。但聊到最后,对方话音一转,要求先交3000元报名费。“一听就是骗人的,我赶紧挂了电话。”胡迪说。
不久前,家住江西上饶的王东在网上浏览招聘信息时,看到了一条“高薪急聘”“待遇从优”的广告。于是,他通过社交软件联系上了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并按要求提交了身份信息和简历。
对方表示,正好有一份与王东专业对口的工作,可以安排他参加面试。随即,对方将王东拉入一个群,群内几位“领导”对王东进行了“线上面试”。不久,对方就告知王东已经通过面试,但正式入职前需要进行培训,并交纳培训费6000元,承诺培训后将会把王东安排在公司核心部门,培训费也将在入职后3个月内退回。
在对方的刻意诱导下,王东没多想就把钱转给了对方。可一天天过去,对方再也没有联系王东。直到王东忍不住询问对方何时能入职,才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意识到被骗的王东立刻来到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期待‘低门槛、高薪资’的心理,精心布置连环骗局,一步步引诱求职者上钩。”在工作中,广东合拓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梦凯接触过不少相关案例。据他介绍,不法分子往往会在网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并以诱人的工作待遇和条件吸引受害人上钩,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要求受害人交纳保证金、入职费等费用。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到好工作的心理,还会谎称有门路、帮忙找关系等,进而实施诈骗。
“应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费用,对于将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等作为条件的招聘面试都要谨慎对待。入职体检通常都是要求求职者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正规单位不会代收体检费用。”在北京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李岭说,求职者应谨防中介机构与不法企业串通,以报名费、介绍费、体检费、押金等为名,向应聘者收取费用,再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费。
吸纳人员实施电诈
不知不觉成“帮凶”
为了快速招人,有的公司会开出很诱人的条件,但实际套路满满,等签了合同后才发现薪酬和工作强度不成正比。更有甚者,在被骗的同时还可能变相成为不法分子的“帮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公开报道,25岁的杨某和卢某来自湖北襄阳,两人原本在一家企业从事人事工作,但对工资待遇和各种内部约束规定不满。2022年11月,朋友介绍一家电商公司,底薪4000元还有提成,两人果断跳槽,没想到误入诈骗团伙。
刚入职时,老板薛某带领他们在一个名叫“酷胖”的韩国电商平台做选品倒卖生意,确实是正规经营。然而,没多久就因收益不好、公司出现亏损,薛某转而带着杨某等人转行,做网络销售客服和推广引流行当。
杨某说,老板做的生意模式和后来的引流诈骗流程几乎相同。今年1月,公司以某贷款软件名义引流实施诈骗时,他起初没有察觉。直到他发现使用的是“香港卡”和“广电卡”给客户打电话,且越来越多人说他是骗子,他才如梦初醒。而老板薛某其实早已发现该贷款软件引流过程与诈骗无异,但并未将真相告知两位涉世未深的求职者。
今年2月初,该团伙被警方抓获。经查,杨某和卢某自1月初非法获利数千元,薛某非法获利近3万元。目前,3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注意甄别招聘信息
警惕黑中介乱收费
面对花样翻新的招聘陷阱,求职者该如何应对?
“现在大部分求职者获取招聘信息的途径都是网络,一定要选择正规招聘网站和有相关企业认证的招聘信息。”李岭说,应注意甄别招聘企业相关信息是否真实,可以通过招聘企业的官网、官方热线等核实信息是否真实,再通过相关平台仔细查询核实招聘单位的相关信息。
李岭提醒,求职过程中,应该警惕“黑中介”和乱收费。如果某些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取各种名目费用,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吴梦凯建议,求职者要保持警惕,不要被“引流公司”、非法贷款公司等利用参与违法犯罪,更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断送了大好年华。还要警惕“赚佣金”“做任务”“刷信誉”等形式多变的刷单骗局,不轻易下载陌生人提供的App、链接,避免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等信息,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址链接。否则,不仅容易遭受钱财损失、个人信息被泄露,还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帮凶。”吴梦凯说。
除求职者自身要多加注意外,吴梦凯提出,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多方合力予以打击治理,建立完善互联网招聘平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倒逼平台加大对职位信息真实性的审核。
(文中彭岩、胡迪、王东、李岭均为化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