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产蚕丝不用蚕,产蛛丝不用蜘蛛,这不是天方夜谭,未来有可能变成现实。2月18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南大学了解到,该校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夏庆友教授团队王翊教授课题组日前成功绘制出蛛丝形成机制的分子细胞图谱,在探索蚕丝蛛丝性能改造的关键分子特征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课题组研究论文部分内容。 西南大学供图

蛛丝具有非凡的机械性能和巨大的仿生应用潜力,被誉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钢”。一条食指粗的蛛丝便能拖动一架波音747,其韧性也十分可喜。所以,蛛丝在国防、军事、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但天然蜘蛛丝主要来源于结网,产量非常低,而且蜘蛛具有同类相食的个性,无法像家蚕一样高密度养殖,要从天然蜘蛛中取得蛛丝产量很有限。当代不少科学团队深耕该领域,希望通过人工手段生产蛛丝。

▲蜘蛛基因组结构特征。 西南大学供图

据悉,王翊教授课题组团队将蜘蛛大壶状腺与模式泌丝动物家蚕的丝腺进行多维度组学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具有趋同进化的三段式丝腺组织结构、同源基因表达模式、丝纤维的蛋白质和代谢物组成。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我们发现蜘蛛丝与蚕丝原料制作用的都是同一套制作方式,只是原材料和后期加工不同。”王翊介绍,蛛丝由蛛丝蛋白、有机酸、脂类等物质组成,蜘蛛生产蛛丝的部位叫丝腺。研究发现蜘蛛丝腺产生这些物质的机制,与蚕丝腺产生机制十分相同。这对今后人工制造蜘蛛丝、蚕丝都将带来极大帮助。

王翊告诉记者,如果将蜘蛛丝腺比作一条汽车生产线,那么蛛丝便是这条生产线上组装的车辆。团队探究的便是这条生产线,分别组装蜘蛛丝的哪个成分,这些成分又是如何形成的。

据悉,该研究成果日前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沟通》上。业内人士表示,该研究取得的结果及数据集,为研究蜘蛛起源与进化、解析牵引丝性能决定因素、创制蜘蛛化蚕丝素材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

来源:重庆日报 编辑:赵鹏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