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奇富科技发起的”年轻人成长计划“中,通过调研与走访,我们发现了00后与准00后年轻人”借钱生存”的一些真相。


(资料图片)

如果说我们处在一个人情社会,那么借钱,或许就是针对“人情”最高频的社会实验现场。在这场实验中,00后或许是最值得观察的样本。他们既清醒,也迷惘,他们怀抱青春这一利器,却难免拔剑四顾,他们从小暴露在消费主义之中,却又有着相较于其他年龄群体,更高的平均“财商教育”接受经历。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成年后的第一次崩溃,往往从借钱开始。

15岁起离家1500公里闯荡的美容院技师,月内给老家的弟弟交了8000学费又付了年付房租,而在一个下午,她操作失误伤了客人,老板说“你走吧,钱不用你赔”。

凭着兴趣选了“最有前景专业”的电竞毕业生,半年无比赛可打,无学可教,眼前有场闭门交流赛,但是要付费获得入围资格。

拿着爸妈给的创业基金,要把北上广的咖啡带回县城,“算不上富二代,只是创二代”的毕业生,听着隔壁蜜雪冰城动次打次加喊麦的促销广告,看着这个月的营收账单。

在各式传声筒的塑造下,对很多人而言,青年人“借钱”往往与入支无度,欲壑难填相关。但在更大的统计样本下,“借钱”这个行为触发前,普通人的大脑中,往往经历了“可不可以不借”、“有没有其他选项”、“能不能借钱且留住尊严”等等复杂运算。

500块是中国大部分地方,参加婚宴,或者叫“吃一次席”的成本价,也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第一次摆摊的拿货预算。在另外的视角下,它是21.3%年轻借款用户最高频的单次借款金额,也可能代表着如今“社会主流最小家庭单元”的一次“财务危机”。

这个情形中,人们能够重新理解500块对于年轻人的边际效用。

毕业后在远方送外卖,临近过年车被偷走,500块足够买回一辆电瓶车,保住工作,回乡后向父母汇报“自给自足”。19岁起,每年勤工俭学赚2万“自费”上大专,碰上兼职公司老板跑路,500块的月度生活费,可以用来证明自己“有能力继续读书”。独立开画室授课,500块能买下一批的免费颜料,挺到体验课完成,一批孩子成为固定学员。

现实并不遵循苦难文学的逻辑,大多数年轻人明白,借还一笔钱,并不会坐等幸福来敲门,对于他们之中的多数而言,那只是生活的止跌时刻。

退伍士兵发觉自己返乡后无法适应社会,借钱交上父亲的住院费后,他才意识到自己退伍一年,荒废一年的代价。毕业后选择待业半年,凑钱开了小酒馆,赶上特殊周期,压货几批,又不好意思让“投资人”增资,悄无声息借钱填亏空。视障人士的“主流职业”是推拿,“跨行”做配音演员不是不行,但这行需要作品,借钱录有声剧demo也值得,“无论能不能成,都为其他视障小伙伴开了条路。”

相比静坐中的焦虑,行动中的焦虑似乎更容易消解。

他们知道社会需要正能量角色,但在演技纯熟前,他们并不介意暴露脆弱。想要挤进一家金融机构,借钱上班听着离谱,但却现实可行。考研第三年,已经不好意思再跟家人要钱买网课,只能打趣,“投资自己是稳赚不亏的买卖”。所在的小传媒公司,连续第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但侄子的满月礼必须拿出来,因为“七口之家,一点异常都会被察觉,随后放大”。上大专前没离开过家,”东北农村孩子“只身一人去俄罗斯寻找机会,没有任何信贷资源,”这边局势不好说,但店开起来了“。

如今的年轻人,对钱的审慎态度,并不符合大众印象。在6月份发起的“年轻人成长计划“中,我们共计帮助3.1万(人/次)22岁-25岁青年用户从金融机构处获得贷款1.59亿,并合计向他们发放助力金近140万元。

在活动中,所有向奇富科技提交留言的年轻人里,最常用到的情绪关键词是“不甘心”。这是自带”赌性“的词,比如在澳门的老虎机前,或者人过中年回首过往时,人们会这样表达。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切尚不确定的未来,任何改变的尝试,任何拒绝躺平的行动,都源于”不甘心“。此外,有5个人写到了”想哭“,4个人提到了”别人脸色“。

这是这个特殊视角下,这代年轻人的样貌。有人告诉他们,”你若光明,周围便不黑暗“,天色如何未尝可知,但他们的光亮,虽黯淡,却鲜见闪烁。他们还担不起“民族的未来”这样的重托,但无论如何,他们已在事实上书写未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