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以产品创新和场景推广为着力点,分类施策拓展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机器人发展和应用生态,增强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方案》还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倍,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政策支持:机器人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具有可编程、拟人化、通用性、高效性等特点,可通过指令或程序进行自动化操作。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优化机器人产业结构,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比如2015年5月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2023年1月推出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都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关资料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业化进程:核心部件逐步突破,国产替代进行时

目前市场对机器人产业关注度较高,但是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产业化进程各异。我国机器人核心部件减速器发展起步晚,市场需求大,目前和世界领先企业产品尚有差距,但近年来国内部分厂商和院校开始致力高端减速机的国产替代和产业化研究,在谐波减速机环节,国内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在伺服系统方面,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产业的扩张,我国伺服系统市场需求保持增长态势,国产化率正在逐步提高。控制器作为机器人大脑,负责整台机器人的协调控制,核心技术集中于软件算法及迭代积累。近些年,国内控制系统发展迅速,部分传统 CNC 设备厂家凭借着多年数控技术沉淀,着手研制具有运动控制特征的产品,使得通用运动控制产品逐步拓展,为一些机器人厂商提供控制解决方案。

资本助力:融资数量及规模向上,资本市场的宠儿

近十年来,我国机器人行业的融资数量及规模基本呈现上升趋势。根据IT桔子统计,从融资事件数量来看,2015年以来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急剧攀升,2021年共有281起投融资事件,2022年1-9月已有175起。从融资规模来看,2015年以来融资规模屡创新高,2021年融资730余亿元,2022年1-9个月总规模约300亿元。这一系列数据凸显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行业的宠爱,资本的加持为机器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延绵不断的动力。

图表2 近十年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及规模

资料来源:iFind金融数据终端、IT桔子

机器人产业:高性能、智能化、多领域渗透是发展趋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在未来全球竞争中,高端装备技术的争夺将趋于白热化,掌握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近期,资本市场对ChatGPT概念关注度较高,作为AIGC 领域最前沿的应用模型,ChatGPT有可能对全球现有生产方式产生冲击,同时也有望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这种融合模式可帮助机器人提高理解与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根据公开数据,2022 年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红利正逐年消失。这一趋势使得制造业发展压力不断增大,人工成本不断走高,也让更多大中型制造类厂商认识到“机器替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人们对“机器替人”的需求更加迫切。机器人的应用也逐渐从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向医疗、3C、巡检、港口、船舶等更多领域扩展。

图表3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及同比

资料来源:Wind金融终端

结论:机器人行业长坡厚雪,前景可期

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呵护下稳步发展。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44.31万台,相比2021年增加7.70万台。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不同场景下的机器人深入智能化转型,国内诸多制造业领域已经通过数字化突破了行业瓶颈,并向物联网、工业4.0迈进,政策和资本助推加快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机器人行业前景可期。(图片由国信证券提供 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