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大学新生与舍友的缘分,似乎比往年都来得更早、更妙一些。开学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高校纷纷官宣,一改传统的宿舍随机分配模式,把选择宿舍和舍友的权利交到新生手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意味着,新生们不必再火急火燎地等到开学那天去占床位、开“舍友盲盒”。在部分高校的自选系统里,输入同学的学号和邀请码,便能邀其组建宿舍。而有些学校则采用了问卷调研联动大数据匹配的方式,辅助学生精准寻觅舍友,严谨程度简直让人惊呼“比高考涂答题卡还刺激”。

为何舍友要自选?避免可预见的宿舍矛盾是关键。因为冲突的种子,往往就埋在一些零碎的生活缝隙里。比如“早睡党”和“晚睡党”的磨合,注定就不是一件易事;“i人”(内向人格)和“e人”(外向人格)的相处,也时常难以避免搭不上话的尴尬。

我还曾遇见过为“夏天宿舍空调到底开多少度”而闹到几乎要决裂的例子。有人迷恋盖着厚棉被吹空调的极致反差,也有人坚持从养生和节能的生活理念出发。双方都不存在所谓对错,只是个人习惯不同罢了。

而敢怒敢言、个性张扬的年轻学生们,有“整顿职场”的勇气,自然也少不了“整顿宿舍”的魄力,时常给高校辅导员、宿管阿姨抛出劝架和评理的难题。但实际上,这些由于个人习惯个性而导致的矛盾,本就沿袭着十几年的成长路径,并非可以通过外力的介入,在一朝一夕得到彻底改变。所以,自选宿舍便成了解决之策。它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再度放大了“同”的亮点。

社会日新月异,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行为处事、个性表达方面都发生了嬗变,这也倒逼着高校在管理模式上作出调整。因为固步自封的那一套,用在这些有主见、敢说“不”的年轻一代身上,早已不“灵”了。

如“你是二次元吗”“你是社恐还是社牛”“你睡觉时是否打呼噜”“你是否认可早睡早起”“你是否接受在宿舍吃螺蛳粉”等问题的设置,体现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性和异质性的尊重,对个体心理和情感的关照,在细微考量处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彩。

对于高校自选宿舍和舍友的举措,尽管叫好声一片,但也有不少言论质疑:在一群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里,仅凭着一些标签化的判断,就迅速给自己挑选出相伴4年的舍友,是否过于草率和儿戏?而新生们是否会受到“同温层效应”的影响,失去与不同类型同学交流的机会和能力?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自选非万能之策。倘若有些同学情商低、个人卫生差、不懂与他人平等相处,那么即使一开始聊得再投缘,到后来关系也会崩裂。而这,就恰恰是与多元可能性相伴相生的风险和魅力,更是大学人性化管理背后的真实奥义——充分给予新生探索和尝试的机会,但无论选择了哪条路径,每个人最终都要学会对自己最开始的决定负责,也怎样都避不开“如何与人沟通”的终极课题。

青年网民期待高校管理层不再是板着脸孔说教的模样,而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适时回应与调整的工作方式。

当未知的新天地在年轻的眼眸里徐徐展开时,任何一事、一物、一景都可能成为他们自我探索、自我试错、自我塑形的契机。而在此充满可能性的路途中,高校管理的土壤不妨再松动些,在纪律与自由间找到平衡,在人性化与制度化中找到落点。最终让创新和活力的因子得以渗入,让温情与人情味浸润其间。

当然,高校在探索人性化管理的路上,很难一帆风顺,对此,社会和大学生们可多点包容和理解,给“敢为人先”多些鼓励,给“勇于尝试”多些底气。让我们一起,为了象牙塔内那些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美美与共的景致而努力。

黄丹玮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11日 04 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