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相关情况。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介绍了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建设的经验做法。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介绍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建设的经验做法。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杨振峰表示,建设新优质学校,是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一项新举措,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新优质学校建设应至少突出两点:一是新的育人方式,五育并举,因材施教,培养创造性思维;二是新的发展方式,激发活力,加大内涵建设,减负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上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学校。

第一,守正创新,开拓新优质学校发展之路。一是坚持回归教育本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聚焦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家门口学校,以专业力量为支撑,通过深度调研、案例解析、互动培训、交流分享、立体宣传,打造100多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树立了好学校的价值标杆。二是坚持激发办学活力,聚焦学校“最近发展区”,围绕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与教变革、学校治理等方面,分别形成以问题解决为指向的学校集群,覆盖约25%的学校,通过智慧传递、合力攻关、专家指导等方式,形成立意高、可持续、符合实际的学校发展实践模式。“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及支持系统获得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是坚持高质量引领,充分发挥新优质学校引领作用,在办学价值取向、育人方式变革、学校治理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信息技术赋能等方面,通过关键项目驱动,实施引领行动,创生学校发展新方式,促进更多学校走向优质办学。

第二,抬升基准,实施优质资源倍增计划。一是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五项标准”,参照家庭生活条件平均水平,落实新的校舍建设、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标准,改善在校生活环境。二是实施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以城带乡,通过整体托管、专项突破,提高142所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三是实施示范性学区集团建设行动计划,在学区集团广覆盖、建成一批紧密型基础上,启动示范性创建,强化骨干教师有效流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体化考核评价,进一步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四是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与名师名校长培养相结合、与学区集团高质量建设相结合、与落实新中考改革相结合,着力把近200所公办初中办成“家门口的好初中”。五是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打造“永不落幕的空中课堂”,研发了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作业辅导助手并在全学段开展应用试点。六是实施育人方式变革行动,全面落实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促进学生“玩中学”“做中学”“探中学”;全面启动项目化学习,着力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