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振兴:办好家门口的高质量教育 _光明网

“小学刚升六年级,班主任就让我妈想办法把我送到市里去读初中。”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李京,自初中起就离开家乡县城前往市区求学,“老师、同学、风气……市里中学对县中是全面碾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京所感受到的这种“全面碾压”,正反映了近些年县域高中面临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生源师资流失严重等发展困境。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学校1.46万所,在校生2605.03万人。其中,由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的数量占全国普通高中的半壁江山,有近6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承载着无数寒门学子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办好县域高中,对于引导和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水平的背景下,县中正在发生哪些改变?还存在什么难题?学生、家长、老师还有哪些顾虑和困惑?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贵州省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中学的学生在课后学习绘画。罗京来摄/光明图片

县中重塑:得益于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帮扶

“从看不起、不信任到如今的充满信心,我深切感受到了本地学子对息县高中教育态度的转变。这一路走来十分不易,但结果是令人欣喜的。”作为一个老教育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刘臻说。

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有113万人,属于教育大县。但是在2018年以前,息县城区只有三所办学规模不大的公办高中和一所民办职业高中。按照人口大县的教育需求,高中阶段的学位非常紧张。

转变开始于2018年。这一年,为满足全县人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息县县委县政府与华中师范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创办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开创了河南省县级政府与华中师大合作办学的先河。该校由息县人民政府出资建设,按公立学校机制进行运作。

据刘臻介绍,学校纳入华中师大的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组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华中师大不仅向学校选派校长,而且在招才引智中当好评委,把好教师“入口关”。教师入职后,华中师大定期组织专家督导,并为教师提供赴华师一附中等名校跟岗学习的机会。

优秀师资是培育优秀人才的基础保障。为“筑巢引凤”,息县不断完善教师招聘政策,通过奖励大产权住房、提供安家费和年度激励基金等优厚待遇,广泛吸引高中名优教师和知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县中从教。

“我们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学历、高水平教师队伍。这是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高考成绩重大突破的师资保障。”刘臻说。从创办至今不到5年,华中师大息县附中学生参加了两届高考,刷新了息县一本过线人数、本科过线人数纪录,实现了清北名校的突破,为很多县城家庭特别是农村困难家庭带来了喜悦和信心。

如今的息县,“从各方面都能明显感到一种风气的转变。”作为华中师大息县附中的一名教师,杨雪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真实的认识和十足的信心,所以不再像过去很多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市区上高中,而是将孩子留在县中,“既能获得好的教育,还能更好地照顾孩子”。

每到开学季,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时,都会开心地在华中师大息县附中校门口合影留念并发朋友圈。学生吕飞的家长表示,自己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孩子能来这里上学的自豪。

息县的实践说明,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提升,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带动和帮扶。

山西垣曲县垣曲中学、云南南涧县第一中学、贵州从江县第一中学、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保康第一中学、西藏拉孜县高级中学、新疆霍城县第三中学、吉林双辽市第一中学……中西部、东北地区2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5所县中,已分别与48所部属高校及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建立托管帮扶关系。

随着托管帮扶工程的推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的管理经验等,逐步被引入教育基础薄弱县的被帮扶高中。与此同时,此举也会对地方高校和城区优质普通高中积极帮扶县中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帮助越来越多的学子在家门口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观念转变: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在县中就读

“我读高中的时候,一个年级有20多个班,每个班的人数在70到80之间,有的甚至超过80人。”河南某县级中学一位已毕业的学生张杨回忆道。

“市里的教师不要说待遇好不好,就是发展前景都要比县里的教师多得多、平台更广阔。”在河北省一所县级中学执教已16年的卢老师坦言。

“在教学方式上,很多县中都是用大量刷题、集中补课、频繁考试的方法。”曾在山西某县中读书的王华告诉记者,与城市中学相比,除了师资、硬件上的明显区别,县中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也有不小差距。

基础条件相对薄弱,优质师资较为短缺,教学方式比较落后……这些往往被看作是一些学子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从众效应”引发的生源流失也不应被忽视。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雷望红博士曾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多所县中进行调研。她注意到,学生或家长的跟风心理进一步加剧了县中生源的流失。

“其实,跟风选择可能面对意料之外的各种压力。在市区乃至省城接受所谓的优质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带来家长期待的优质结果。”雷望红分析道,“县城优质生源进入中心城市,往往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教育竞争,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学生在一个陌生环境和高竞争的氛围下,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离开县城到更大城市读书的高中生家庭中,由一位家长全职陪读以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不在少数。这也就意味着,家庭要“牺牲”一位劳动力,这样不仅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异地生活也容易带来家庭矛盾等问题。

雷望红进一步解释,“其实有些家长并不想把小孩送到超级中学去。但是,当整体趋势是大家都送,他也很可能被带动。这里也存在‘剧场效应’。当大家都从观众席上站起来了,你不站起来的话也看不到舞台。如今,政策让大家都坐下。谁先坐下,谁先回来,大家都要相互看一看。如果优秀的同学都回来了,那自己也愿意回来。”

伴随“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消除大班额和有效控制大规模学校”“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规范有效,部分家长已经开始考虑“撤回老家”,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县中就读。

持之以恒:县中振兴不会一步到位

“这些政策在一定意义上重塑了县中的内外部环境,尤其是生源结构。一旦生源结构得到了调整,回归到一个比较良性的、正向的状态,它是有助于县中发展的。”雷望红告诉记者。

在具体的政策落实和学校管理中,县中振兴很难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刘臻直言学校发展中的痛点:“华中师大息县附中曾经以‘五百名研究生共建一所学校’在豫南地区传为佳话。但是,息县毕竟是个县城,在很多方面与大城市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也面临优秀教师流失的问题。”

“政策实施的效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政府有必要积极跟进县中振兴各项措施的实施过程,以更好地落实政策。”雷望红建议,县中或许能够从制度供给中获得新的比较优势,可能会促使更多人回流。比如,学校软硬件设备匹配到位,完善指标到校办法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分析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县中遭遇了人口依托度不强的问题。在资源配置上,不少县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建设县中,使县中的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未能得到及时改进。在评价方式上,随着国家招生政策及评价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发展及就业出路逐渐多元,而县中还是以传统的录取率为标准。

薛二勇建议,振兴县中应注意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政策的刚柔相济。所谓刚性,就是政策规定的要求必须满足;所谓柔性,就是要结合所在区县以及县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二是对教师和学生流动不能一刀切。“我们要防止的是无序流动,或者说破坏教育生态的流动;对于有实际需求的流动,比如说父母工作调动、孩子家庭环境变动等,在满足不同高中入学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被允许。”三是要重视并保证资源配置及时跟上。“人往高处走”是正常的经济社会现象,单纯依靠行政力量阻止师生流动,既难治标、亦不治本。因此,提升资源配置、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条件,让教师和学生能在家门口满足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学习需求,才是提升县中价值、增强县中吸引力的根本措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授刘丽群认为,实现县中振兴的根本,就是高中真正实现多样化、差异化发展,高中是分类不是分层,是差异化不是等级化。但这需要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指向人才多元与人人出彩,这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县中发展困境既与县中自身管理水平不足、师资能力老化等内部原因有关,也离不开人口的城镇化流动、超级中学的挤压等外部因素。多位专家在采访中强调,县中振兴绝不可能脱离县域整体教育的语境,县中不能独善其身,保证县中发展的根本是保证县域发展。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4日13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