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会对寒假作业一“阅”了之吗? _光明网

中小学寒假过半,又到了家长们催促孩子完成寒假作业的时候了。这个寒假,很多学校布置了花式作业,令人耳目一新,但无论作业形式怎样翻新,做起来还是需要动手动脑费点儿功夫的。开学时间日益临近,关于作业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到底有没有必要认真写寒假作业?网上流传的名校名人的阅读书单是否靠谱?孩子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完成的作业,开学后老师会认真批改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问题1

今年寒假作业有什么新变化?

花式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 温婧 张晓宇

这个假期是“双减”后的第二个寒假,很多学校在缩减传统寒假作业总量的基础上,布置了一些跨学科的项目式实践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自主探究,提升生活技能和学科素养。我们学校就以年级为单位,布置了各具特色的花式作业。

一年级属于低年级,孩子们年龄小,老师在作业设计上取消了重复机械的书面作业,设计了丰富有趣的实践类作业。比如,学生们需要阅读《昆虫记》、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学唱歌曲《虫儿飞》、参与家庭年货采购活动、用中英文送出新年祝福并拍成视频等。这些作业听上去十分简单,但却融合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多门学科内容,旨在让孩子们“闻一闻书本的芳香,写一写假期的快乐,画一画身边的美好,练一练生活的技能,尝一尝浓浓的年味,看一看精彩的世界”。

到了中年级,孩子们年龄增长,学习、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寒假作业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给三年级孩子布置的寒假作业主题为《年味里的纸短情长》,所有作业围绕“年”和“纸”两个关键字。比如,让孩子们写写印象深刻的习俗、收集过节期间的废纸盒卖废品、完成对联等书法作品、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针对无纸化办公进行讨论等。学生们完成这些作业,也实现了各学科知识的融合。

针对高年级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含金量”更高。比如,我们给五年级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就是围绕“趣解三国”这一主题开展的项目式学习。将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等学科融合,走进故事、走进人物,把寻找到的一个个故事写出来、画下来、唱出来。孩子们需要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手绘三国地图、创编经典故事剧本、搜集相关乐曲学唱或演奏、归纳三国时期的礼仪文化及服饰特点等。通过做作业,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或许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们使用的工具不同、探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但这种开放式的作业并不要求答案唯一,而是更注重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未来,这种摒弃了机械性、重复化、训练式传统模式的项目式作业,将成为中小学寒(暑)假作业的主流。

问题2

寒假作业是否有必要好好写?

认真做作业利于“温故而知新”

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副校长 许巧兰

寒假里,传统作业必不可少。像往年一样,学生们对待寒假作业的态度不同,有的会趁刚放假那几天光速完成,有的则会在开学前几天突击补作业。寒假作业到底有没有必要好好写呢?在我看来,科学、合理、有效的寒假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又可以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了解分析学情,以便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双减”后的第二个寒假,寒假作业设计已有较好的经验和可参照的成功案例。我们学校要求教师布置寒假作业要实现一个目标,即“让寒假成为学生成长加油站”,其命制思路为“纸笔作业与实践作业、必做与选作、知识巩固与心灵滋养”相结合,让寒假作业“有向、有度、有序”。各备课组要结合平时教学情况、期末检测暴露的问题与阶段学业水平、身心发展要求,将学科知识、体育锻炼、实践能力、素养提升等内容与传统节日春节相结合,设计成以专题任务为驱动的菜单式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假期自主学习。不难看出,教师设计寒假作业既精心又有科学性,学生们好好完成将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写好寒假作业也是学业提升和成长发展的要求。寒假作业是春季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和必要补充。由“学期”到“假期”,变化的是学习方式,不变的是学习本质。荀子说“学不可以已”,就是说学习是无止境的;孔子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知识。而中小学生尚处在自制力缺乏的阶段,在寒假中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作业,既能约束自己持续地进行学习,又不断地调动所学知识、已有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在复习、巩固、积累、发现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突击补作业必然会存在学习空窗期,虽然作业数量补上了,但是学习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抄作业更是骗人又骗己,最终白白浪费掉宝贵的假期。

写好寒假作业还是教学改进的需要。寒假连结着一个学年度的两个学期,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以寒假作业为抓手,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查漏补缺,以保证顺利开启新学期,尽快吸收新知识。当然,寒假作业不是“学生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真实、用心完成的寒假作业,可以使教师准确、及时地了解学情,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强化,为新学期课堂教学的顺利衔接打下基础。

寒假作业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自我发展的样貌,优秀的作业背后是认真学习的自觉。有利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品格塑造、素养提升的作业,不仅需要理直气壮地去布置,还要学校、老师和家长积极而为、形成合力督促完成。希望处于寒假中的孩子们,不偷工、不做假,有时间观念,按可行计划,用心用脑、坚持坚定地写好作业。

问题3

开学后老师会认真判作业吗?

创新讲评方式充分展示假期成果

府学胡同小学 李之彤 周献青

正值寒假,关于寒假作业的话题频出,甚至有人认为寒假作业根本不用好好写,因为开学后老师也就会批一个“阅”字了事。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大多数老师布置作业后都会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有反馈,只是形式不同。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假期作业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老师们判作业的方式也会不断更新。

通常,学校会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分层次、多样化的寒假作业,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需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问题探究和社会实践。比如,我们学校今年有一项寒假作业是“争做府学小小讲书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画”“演”等方式完成。具体包括:让学生在假期中收看新闻联播,做传递中国声音的“府学讲述人”;坚持每日阅读,做传播优秀文化的“府学讲书人”;关注春节活动,做有数学眼光的“府学讲数人”。

这种开放式的作业对讲评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孩子们完成的作业不再仅仅是抄写词语、计算习题,还要撰写研究报告、开展社会调查,有的学生会录制小视频,用英文来讲述,做一回新闻小主播;有的学生会依据名著中的内容,编写剧本、排演课本剧;有的学生会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图形知识,创作美丽的窗花;还有的学生会把语文、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家庭春节年货的预算和支出……针对这些作业,老师们开学后绝对不会用一个“阅”字批改了事,而是会鼓励学生将假期的实践收获制作成海报、编辑成短片,在线上线下充分展示。届时,老师、学生和家长将构建成一个评价共同体,而学生们则可以通过相互分享、彼此欣赏体验到交流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目前,我们学校还在探索寒假作业讲评新机制,例如尝试推出教学平台及“在线学习中心”等应用服务,开展寒假作业在线直播讲评的教学活动,免费为在校学生搭建答疑解惑的立体服务平台,让学生轻轻松松在家学习。在线点评活动形式新颖,家校相结合,家长陪同,老师指导,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在体验中相互学习成长。对于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寒假作业,在讲评中鼓励学生分享参与丰富多样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进一步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减轻传统讲评的负担,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科素养。

总之,讲评是寒假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老师不会忽略。所以,孩子们还是要重视寒假作业,不要糊弄。

问题4

假期该让孩子读什么书?

选择图书有门道

中国文联副研究员 胡一峰

有人说,怎么利用假期,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别的关键因素之一。读书,无疑是“性价比”很高的假期利用方式,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尤其如此。据了解,许多学校在放寒假前给学生留了阅读作业,有的还开了书单,圈定了必读书目。现在,各类媒体上的阅读排行榜、好书推荐也多种多样,流传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书单更是层出不穷,有的还打着名校名人的招牌。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到底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以为,不妨遵从以下这三个标准。

其一,经典性。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桥梁。任何伟大的创造,无不是站在前人肩膀上作出的。阅读经典的过程,是与伟大灵魂的对话,并接受心灵洗礼、陶冶人格情操、获得智慧启迪。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时期,在广泛阅读中西经典的基础上,选择几种中国历史文化经典尝试记诵并作比较深入地研读,既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也有利于在汲取多样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树立开阔博大的眼光,培育开放包容的心态,厚植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文化基础。当然,经典是历史沉淀的产物,与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难免会有代沟,此时,不妨先读一读“导读”类的书籍,或者采取亲子同读一本书的方式,以便于更快地找到打开经典殿堂大门的钥匙。

其二,兴趣性。阅读是一项需要专注力的活动,而专注来自于兴趣。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全媒体时代,网络直播、综艺节目、网络游戏、短视频……林林总总的互联网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给中小学生的专注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养成阅读的习惯,更需要以兴趣为切入口。因此,与其拿着一张所谓“名人书单”在网上“按单购书”,不如把孩子带到实体书店或图书馆,任由其在书架间游走翻阅,然后择定数本带回家细读。往往在“随便翻翻”的过程中,小读者强化或拓展了自己的阅读兴趣,逐渐掌握了在多本图书之间建立知识关联的本领,从而越读越想读,在“兴趣地图”的引导下畅游于浩瀚的知识海洋之中,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小专家。

其三,适配性。不能否认,阅读具有休闲消遣的功能,忙碌之余读一点“爽文”“鸡汤”,放松心情,调剂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对他们而言,课本是最应该精读的“第一读物”。因此,中小学生更应注重所读图书与课堂课本的“适配度”,使阅读成为学校学习的一条延长线。比如,以收入语文、英语课本的名家篇章为引,延伸阅读同一名家的其他作品;以数理化史地生美音体等课堂教授的知识点为原点,通过相关性阅读,涟漪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些都不失为好的选择。当课外阅读和课堂学习构成良性循环时,不但会提升阅读兴趣,还会为学习注入更强的动力,可谓一举两得。

著名学者张元济说过,“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只要尊重经典,侧重兴趣,注重适配,选对适合自己的书,一本一本认认真真读下去,一定能把这“第一好事”真正做好,在阅读中成就精神富足的人生。

专家说

别把寒假当成“第三学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中小学老师应该如何科学、适度地布置寒假作业?每所学校都有惯例,每个老师都习惯于沿袭往年的做法,虽然最近两年因为“双减”实施有所改变,但对为何这样变、那样变,难免存在仅听令而行、未深入思考的情况。假期作业最忌无的放矢、门门不落、遍地开花、抄写比重过大。要使假期作业布置科学、适度的前提是:教师要明确作业的最终话语权属于教师,作业布置得好坏的最终责任也在教师。因此,布置作业是老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对假期的理解、对学生成长的整体思考。

基于思考的作业布置可以参考一些已有的方案或标准,但对不同学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和刚性要求。假期作业需要考虑与学期学习的整个过程衔接,可以把学生掌握得不够好的主要课标内容、为下一个学期做铺垫的内容作为寒假作业的重点,其他内容尽可能忽略。不能将假期变成“第三学期”,寄希望于学生在假期实现学业成绩的快速提升。为此,教师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假期不同于学期。假期就是对学期的放松、调整,作业宜少而精。学期中的作业主要功能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同一个教学班可以布置基本相同的作业;假期作业的主要功能是养成学生自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同学生的差异更明显,在作业布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

假期与学期的另一个差异在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空条件和资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布置假期作业的时候不能像布置学期作业那样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与资源状况,方式更为灵活,内容更加多样,要充分运用可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丰富作业的内涵。

其次,假期学生的生活主题不再是课程内容的学习,假期生活的环境不再是学校,布置作业的分量必须考虑这一实际。布置作业的内容与方式可以考虑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走亲访友,或基于这些活动布置作业。完成作业的目标也不必局限于知识学习,可以扩展见识、磨砺意志、养成品格、生成志向等学生成长的各方面为目标。

第三,在考虑到假期与学期差别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学生个性与学业状况的差别,分层次和类型布置符合具体学生实际、难度适中、学生在家里有条件有能力完成的作业,不能让家长完成作业。从效能角度考虑,尽可能符合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有兴趣的方面布置一项有意义、能引发思考、养成某种品格和技能提升的作业,远比撒芝麻布置零零碎碎的多种作业有效。

此外,寒假期间可以结合传统风俗,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参与实践、学习民俗文化和礼仪的作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