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工作还在进行之中,2023届高校毕业生又将迎来求职高峰期。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当前,需要尽早预判明年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结合近两年探索出来的工作经验,提前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谋篇布局,力争毕业生就业率处于较好水平。
近几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持续走高,年年都被称为“最难毕业季”,形象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承压。每一年高校毕业生所经历的“成长”烦恼常有不同,面对疫情影响、结构性就业矛盾等可预见的实际困难,需要各地各部门早开局、走在前,在拓岗位、优服务、扶特困、护权益等方面多措并举,努力帮助毕业生又好又快找到工作。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岗位供给是关键。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顶梁柱和主力军,促进企业发展才能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应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安排纾困资金、吸纳就业补贴、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要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保持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招募总量不降低,特别是提前调整优化公共部门考试招录的时间安排,为毕业生求职留出时间窗口。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有志于到基层就业,应当深入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多种就业岗位,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早进校园,及时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应聘需求。今年以来,通过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六进校园”,各地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各类就业服务机构主动将服务向前延伸,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全方位公共就业指导,取得了积极成效。接下来,应继续创新举措,搭建线上线下职业指导平台,面向各大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政策解读、求职准备、面试技巧、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面对面”指导服务。
加强技能培训,提升青年职业能力。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下,“技高者多得”正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趋势。各地政府部门和毕业生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组织一系列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岗位培训、创业能力培训、新职业培训,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并支持青年见习和培训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围绕服务高校毕业生的高频事项,优化就业服务,简化优化就业手续,清理整顿就业歧视、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